艾滋病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感染率在逐年递增。“艾滋病”、“象牙塔”,本毫无关系的两个词如今却被急剧攀升的一系列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高校艾滋病的传播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处在最好年华的大学生群体如果不慎感染艾滋,等同于给自己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锁。一方面,从青年学生群体自身而言,他们性观念开放,但性知识滞后,甚至有患上了艾滋病还不知道艾滋究竟是个什么病。据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34个城市的高校性观念调查研究显示:总体上能接受在大学时发生性行为的学生比例达73.4%。

本处在最好年华的大学生群体如果不慎感染艾滋,等同于给自己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锁。一方面,从青年学生群体自身而言,他们性观念开放,但性知识滞后,甚至有患上了艾滋病还不知道艾滋究竟是个什么病。据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34个城市的高校性观念调查研究显示:总体上能接受在大学时发生性行为的学生比例达73.4%。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传染性疾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由于免疫力受攻击易于感染多种疾病,艾滋病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危害性极大,且至今仍没有预防和治愈的有效疫苗,如不及时治疗控制,个人和家庭将承受一辈子的艾滋之痛。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说,“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
艾滋病可防,但不可治愈,健康作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第一必备技能,在艾滋病日益“可视化”的今日,我们既不要心存侥幸,亦不要谈艾色变,亲亲抱抱日常普通接触不会传染。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SOLO,可能会有幻想自己的人生伴侣美丽帅气的模样,在大学里也许会遇到你的“爱”,可万一患有艾滋病或是HIV携带者怎么办,有的感染者不会告知,而有的已经感染自己却不知。
牢记以下3条,带你预防艾滋、远离艾滋。
一、摒弃赌徒心理,拒绝高危性行为,强调“正确带套”100遍
青少年作为性活跃的团体,有人可能会因“爱情”冲昏了头脑,但别让欲望冲昏了身体,警惕意识常存心中。安全套作为最安全、最经济且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工具,与不使用安全套的伴侣相比,可以显著减少HIV的传播。所以,在不清楚对方HIV感染状况的情况下,一定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校内可自行领取,地点见文末。

一旦确认有高危性行为,切记要在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咨询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后预防。72小时内,越早服用,效果越好,服药足疗程(28天)后,阻断的成功率高达95%。
但这世界本就从无后悔药,一旦阻断失败或未知等原因而未做阻断用药被感染,就是100%的HIV感染可能。

三、及时咨询检测并治疗
高危性行为之后,应及时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进行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如果被感染,需要尽快咨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院开展抗病毒治疗,以尽可能的减少HIV对于患者寿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建议:高危后2-4周做初检,满4周结果是阴,则可排除感染率为98%左右;满8周后复检,结果是阴,可排除感染率99.99%;只有约万分之一的人窗口期在6周到3个月,为了100%排除感染的可能,最好满3个月做最终复检。
南通市区海门区艾滋病咨询检测点信息:

学校免费发放避孕套和检测艾滋病试剂的机器,崇川校区位于 ,海门校区位于活动中心室内篮球场一楼楼梯间。

永远不要觉得艾滋病触不可及,许多感染艾滋的学生群体也是抱有这样的想法才悔不当初。当你有意识地保护自己,才能构筑出阻断艾滋的坚强藩篱。
《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规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个人信息以及入学、就业等各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故意传播艾滋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