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指南
 
文章详情
体重管理
编辑:董文倩   加入时间:2025-06-23  评论(0) 浏览(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家居民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肥胖和超重问题也日益突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与许多疾病都有密切关系,比如,超重与肥胖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都有关系,是这些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超重问题、肥胖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家居民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肥胖和超重问题也日益突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与许多疾病都有密切关系,比如,超重与肥胖问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都有关系,是这些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超重问题、肥胖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目前常用科学减重方式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在暑假期间,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参加夏令营、旅游、读书、学习技能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0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基础,应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合理分配三餐的食物能量及间隔时间,一般早、晚餐各占30%,午餐占40%。同时,还应充足饮水,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食物摄入,选择蒸、煮、炖、拌等烹饪方式,减少煎、烤、炸等烹饪方式。

02.运动干预

建议根据人群的身体活动推荐量,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2-3次抗阻训练。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达到维持健康体重的目的。

03.药物治疗

对于BMI≥28且经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减重5%,或BMI≥24且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体重相关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成人患者,可以考虑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04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BMI≥32.5,或者27.5≤BMI<32.5,且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成年人,经生活方式调整和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目前常用的术式包括胃袖状切除术和Roux-en-Y胃旁路术等。

05中医药治疗

中医中肥胖的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通过清胃泻火、健脾利湿、理气解郁、化痰散结等治法,中医可通过中药、针灸、穴位埋线、耳针疗法、振腹法、太极拳等方法治疗肥胖。

科学减肥,4件事要记牢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1.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2.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3.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4.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除了吃,减肥还有这些小窍门

睡觉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运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以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少坐

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2到4个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到5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
      

 

 

 

 

 
 
进入编辑状态